二十多岁的年纪,三十多岁的眼睛,说得是不是你?
明明年纪不大,不仅眼里的光消失了,眼周皮肤问题还不断找上门。
有人因为习惯性熬夜形成严重黑眼圈,有人因为不注意防晒形成各种眼周细纹,还有人莫名其妙在眼周长了一粒粒小疙瘩…
几乎所有人都认为,黑眼圈是熬夜导致的,看到一个人有黑眼圈就想:“这人昨晚肯定熬夜了!”
其实熬夜引起的黑眼圈是局部水肿,属于假性黑眼圈。
黑眼圈常见的原因有遗传(如妈妈或外婆有黑眼圈,小孩大概率也会有)、皮炎(如特异性皮炎引起的眼周色素性改变)、过敏(如过敏性鼻炎)、泪沟过深、缺少防晒等。
(文献3,深泪沟导致的黑眼圈)
且根据形成原因不同分为4种类型:色素型(下眼睑呈灰色或棕色)、血管型(下眼睑紫罗兰色)、结构型(泪沟形成的阴影或眼周皮肤松弛下垂形成的沟壑)和混合型(随机搭配)。
不同类型黑眼圈有不同治疗方案:
● 外用药物:如氢醌、维甲酸、壬二酸、类固醇、曲酸等,一般得坚持使用几个月才可能见效,主要针对色素型黑眼圈。
● 化学剥脱: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刷酸”,主要针对色素型黑眼圈;
● 玻尿酸注射填充:主要针对结构型或血管型黑眼圈;
(文献4,透明质酸凝胶注射前后对比)
● 光电治疗:如强脉冲光IPL(光子嫩肤)对色素型和血管型有效;脉冲染料激光对血管型有效 ;长脉宽1064nm Nd:YAG激光对血管型有效,短脉宽1064nm Nd:YAG激光对色素型有效等;
● 自体脂肪移植及手术:主要针对结构型或血管型黑眼圈。
如果上述方案均不合你心意,还有最简单的一种方案:化妆,直接用遮瑕膏往黑眼圈抹一抹,省钱省时又省力。
别人笑起来眼睛弯弯如月牙,自己却如同饺子皮一般,褶皱一层又一层,这是为啥子呢?
在自然衰老和光老化的影响下,眼周皮肤容易出现结构性脂质丢失和胶原蛋白流失及变性,导致皮肤弹性降低,从而使眼周的皱纹增多。
除此之外,夸张的面部表情、干燥、寒冷和抽烟等也会加速皱纹的形成。
要想解决眼纹,需要在日常防晒(对,眼周也要防晒,涂防晒霜或者戴墨镜)的基础上,搭配使用一些含有视黄醇的产品(需要坚持使用才有一定效果)。
想要见效快的可以采取医美手段,如注射肉毒毒素、微针、点阵或射频等。
脂肪粒跟脂肪没有一毛钱关系,甚至在医学上都没有脂肪粒这一名词,它是普通大众对于粟丘疹的俗称。(脂肪粒确实比粟丘疹好记)
粟丘疹是由角蛋白堵塞毛囊(毛囊皮脂腺单位)引起的,通常表现为针尖大小(直径1-2mm)的白色坚硬丘疹,可单发也可多发。
而且它很常见,所有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,多见于新生儿,好发于面部。
(文献5,粟丘疹)
目前病因未明,有些可能跟光损伤或小的外伤有关系。但是有一点很明确,粟丘疹跟眼霜没有直接关系,除非你抹眼霜抹到破皮。
至于治疗,粟丘疹是良性病变,一般不需要治疗,过段时间便可自行消退。
如果长期不消退或者看它碍眼,可用针或手术刀刺破其上方表皮挤出内容物,不过这个操作有一定感染风险,最好找专业医生来。
也可以做激光或电凝,外用维A酸乳膏有一定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