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种护肤品单次用量多少最合适?有没有统一的标准?很早以前,就有小伙伴问过甄垚这类问题。这个问题过于复杂,就迟迟没有动笔,最近又有小伙伴在问,甄垚就试着回答一下,抛砖引玉,欢迎大家讨论。
洁面
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,洁面的产品种类很多,有洗面奶、洁面膏、洁面皂、洁面泡沫、洁面啫喱、洁面粉等等。不同类型的洁面产品差别太大,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用量,哪怕是同一种类型。比如洗面奶,网上有文章认为单次用2cm长的圆柱比较合适,这种观点有点想当然了。
我们知道,洗面奶的清洁能力,主要由其所含的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和含量决定。同样是氨基酸洗面奶,如果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分别是8%和16%,在使用时用量肯定不一样。高添加量的洗面奶用量肯定会少一些。在日常使用洗面奶时,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感受到,不同品牌的洗面奶虽然容量相同,但有的品牌很耐用,很久都用不完;有的品牌不耐用,很快用完。就是因为不同洗面奶的特性差异造成的。
因此,洁面类产品,并没有统一的用量标准。而应以个人的感受为标准:洁面后,感觉干净、通透,不干燥、不紧绷,说明用量合适。各位小伙伴也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洗面奶的用量,灵活调整洁面产品的清洁力。
爽肤水
大部分情况下,爽肤水是作为辅助的护肤步骤存在。可以增加角质细胞的含水量,提高水合度,为后续产品的吸收打好基础。当然,也有些高价的精华水,有效成分添加量大,可以作为精华使用。用了这种精华水,再用精华就有点浪费,毕竟皮肤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。
另外,甄垚也不推荐使用特别粘稠的爽肤水,大部分情况下,粘稠度高,是因为高分子聚合物添加量大的原因。这些高分子聚合物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,对后续精华、面霜等有效成分的吸收会造成影响。当然,如果后续的精华刺激性大,这层膜可以起到缓释的效果,减少刺激性。
如果从湿润角质细胞的角度讲,爽肤水用量在1-2ml,基本上可以湿润角质细胞,满足皮肤的需求。1-2ml挤在手心,大概相当于1元硬币大小。
精华
排除一些概念货,精华往往是一个品牌最核心的产品,有效成分含量高,价格昂贵,最容易出效果。因此,精华单次用量就很关键。用量少,有效浓度不够,效果不明显。用量过多,皮肤吸收能力有限,造成浪费不说,还有可能增加刺激性。
精华活性成分向皮肤扩散,遵循菲克第一定律,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逐步扩散。皮肤表面活性成分浓度越高,进入皮肤的量越大,效果越好。
当然,在实际应用过程中,活性成分进入皮肤的量并不是只由“浓度”决定,比如最火的美白成分“烟酰胺”,水溶性很好,但很难通过表皮的脂质膜,如果没有辅助渗透措施,大部分烟酰胺只能停留在皮肤表面浪费掉。这时如果添加一些多元醇、酒精或者油脂,辅助烟酰胺进入皮肤内部,效果就完全不一定。虽然含量低,但进入皮肤的量却更多,更有效,事半功倍。这也是不能单纯依靠添加量判断产品好坏的原因。
成年人面部的面积在300-400平方厘米,大部分情况下,精华单次用量为0.5ml,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量。如果是按压式泵头,单次按压剂量为0.2-0.25ml之间,按压2泵多一点,是一个合适用量。但要注意,如果泵头中有空气,单次按压剂量达不到0.2-0.25ml。如果是滴管,20滴大概相当于1ml,10滴≈0.5ml。
眼霜
眼部的肌肤组织和面部其他部位不同,如果眼霜使用不当,容易长脂肪粒,甚至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。合适的眼霜用量,对眼霜发挥作用至关重要。
关于眼霜用量,大部分说明书指导为一粒大米的量。但具体是多少,并没有明确标注。甄垚和同事反复测量,认为单次、单只眼睛,用一个绿豆大小的量比较合适,大概用量为0.035g-0.045g。一瓶15克的眼霜,如果每天早晚使用两次,大概可以用2.5-3.5个月。
乳液、面霜
不同类型的乳液、面霜,油脂、乳化剂使用差别非常大,粘稠度、油腻度延展性差别非常大,比较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用量。甄垚个人感觉,以涂上后,面部不黏腻、不油腻,保湿力够,不干燥、不紧绷,基本上就是一个合适的用量。
小伙伴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皮肤的类型、所处的季节、叠加的产品数量,灵活掌握乳液和面霜的用量。通过增加或减少用量,来适应不同的情况。还可以用爽肤水稀释滋润度高的面霜,降低油腻感和皮肤不同部位的需求。
防晒
防晒产品的用量,大部分小伙伴都应该知道。想达到商家标注的防晒指数,每平方厘米防晒产品的用量为2mg(毫克)。按照成年人面部300-400平方厘米计算,单次用量大概为0.6-0.8g,挤在手心,大概相当于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量。如果每天涂抹一次防晒,一瓶50ml的防晒霜大概可以用2-3个月。
如果是长时间户外,必须要严格按照防晒霜的使用量,并注意补涂,才不会被晒黑和晒伤。如果日常很少在户外,只是日常上下班在户外,也不会直接暴露在阳光下,如果使用的是高防晒指数的防晒霜,可以适当减少用量,也基本上能够满足防晒的需求。但减少的量不要超过一半。
如果担心防晒霜的防晒力不够,或者不想用防晒霜,可以用防晒衣、防晒口罩、遮阳伞、墨镜、遮阳帽等物理防晒的方式防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