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肤百科手机版

去口周细纹 这是一个被你忽略的口周衰老问题

发布时间:2025-03-15 01:17:48     编辑:皮肤美容李远宏教授     阅读:100次    

一些女性在年轻的时候,因面部脂肪丰富,常被人称为可爱的“婴儿肥”,她们的颧区、面颊都相当饱满,像初生的婴儿般饱满,散发着年轻的气息。


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婴儿肥”变成了“嘟嘟肉”。尤其在25岁以后,面部的圆润感开始消失,逐渐的口角处不再平滑,而是慢慢鼓出囊袋,形成我们常说的“羊腮脸”,医学上的叫法就是“口角囊袋”。

这种嘴角旁的衰老标志很容易引人注意。主要表现为“木偶纹”外下方的局部隆起,往往同时伴有鼻唇沟加深、木偶纹加重,且颊部松弛、凹陷,还会让人显得脸大。


我们为什么会有口角囊袋?又该如何祛除呢?这些问题,我们来逐个击破。

为什么会有口角囊袋?

我按照口角囊袋的类型来分析其出现的原因。

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口角囊袋分为两类:天生(脂肪)型和衰老型。

天生型(脂肪型)

口角囊袋主要以脂肪为主,只要是口角部位的脂肪较多,视觉上高出面颊就会形成口角囊袋。


首先,有的人脸部脂肪较多,自然口角部位的脂肪也会偏多,这种天生的脂肪较多一般情况下是浅层脂肪层较厚。

而针对面颊部的浅层脂肪,我们也叫做颊脂垫。其次,有的人脸部其余浅层脂肪层正常但就偏偏颊脂垫较厚,口角部位凸起比较明显,形成口角囊袋。而我们认知中的下颌角宽大(骨性结构)、咀嚼肌肥大(肌肉发达)不属于口角囊袋的概念中。

衰老型

因为自然衰老带来的皮肤松弛、韧带松弛和连带的软组织下垂,堆积在嘴角而形成的口角囊袋。

从面部解剖学来讲,面部可以大致分为皮肤层、浅层脂肪、Smas筋膜层(包含表情肌肉)、真性韧带及其深层脂肪、骨膜层(紧贴面部骨头)。

衰老带来的松弛下垂,指的是Smas筋膜层松弛带来附着其上的浅层脂肪下垂,而皮肤层随着自身胶原蛋白流逝和胶原蛋白纤维网断裂而韧性变差,无法“兜住”下垂,一同堆积在口角处。


注意,衰老只会带来深层脂肪吸收——脂肪数量和体积变少——但不会发生物理上的移动。

如何判断口角囊袋类型?

其实分清楚是天生脂肪型还是衰老型非常简单。

首先,自己皮肤弹性不错但有口角囊袋,或者从小就是婴儿肥、嘟嘟脸,脸上肉多,基本上你就是天生脂肪型。

其次,如果面部较消瘦,只有口角部有摸起来软软的凸起,不下垂不松弛,基本上是颊脂垫较厚的原因。

如果皮肤明显松弛,软组织不多但口角出有皮肤下垂而产生的堆积,俗称皮松了,基本上是衰老型。

再则出现了明显的面部衰老,口角部位相应出现堆积现象,自然属于衰老型。

注意,有的医生注意到会有因为口角肌肉产生蜗轴,这不算是口角囊袋问题,这属于肌肉问题需另行处理。

判断方式很容易,在“木偶纹”的位置出现如同车轴状的视觉凸起,对称且形态明显就是蜗轴。

不过,自行判断方法仅供参考,最终以医生面诊结果为准。

怎么治疗口角囊袋?

热玛吉、热拉提PLUS、半岛超声炮等光电射频仪器。

无论哪个仪器,都是利用射频(热玛吉、热拉提plus)或者声波(半岛超声炮)来对面部浅层脂肪层加热,以达到溶解、缩紧脂肪的作用。光电射频仪器治疗无创口,基本不需要恢复期,治疗后的护理相对简单,着重注意防晒保湿。

注射填充

通过注射填充,给组织细胞补充透明质酸,促进激活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再生。

以达到重塑口周,改善法令纹的效果,同时有效提升皮肤的光泽度和紧致度。

面部埋线

利用可吸收蛋白线,在smas筋膜层交叉形成网格,把smas筋膜层及其以上的组织一起复位提升,解决堆积在口角处形成口角囊袋。效果立竿见影,蛋白线可吸收,适用于中重度衰老导致的口角囊袋。